市场专员微信pspsky 357201460
干散货航运受中国需求减弱等影响,2025 年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约 25%。在年中分析中, MSI 董事威尔・弗雷剖析了现状与前景。
一、上半年盈利下滑,短期波动难掩疲软
弗雷指出,2025 年初干散货市场开局乏力,1 - 2 月运价走软。不过好望角型船运价意外飙升至 3 万美元 / 天,主要因大西洋铝土矿、铁矿石租船需求增加。
但整体仍下行,“上半年干散货平均收益同比降约 25%”。弗雷称,自今年 1 月以来,基本面从贸易量和运力供应上同步走弱。好望角型船短期涨价虽显示市场韧性,却难改整体疲软。
对于下半年,弗雷预判,去年底因基本面和新船交付导致的运价下跌可能重演。“市场仍有短期涨价可能,但 2026 年潜力下降,今年盈利大概率弱于去年。”
二、中国需求疲软成核心压力
“中国需求数据相当疲软,从消费到贸易端都是,让市场陷入困境。” 弗雷说。
数据显示,钢铁产量同比降 1%,铁矿石贸易量同比减 3%(部分因去库存),煤炭贸易量降 5%,弗雷认为煤炭下滑 “尤其值得警惕”。
曾为支撑的库存已达政策目标的 15%,今年煤炭库存几乎未增。印度因国内产能提升,煤炭进口也下降。“煤炭贸易低迷不仅受中国拖累,其他市场需求也在收缩。”
中国粮食进口也放缓。小麦、粗粮因丰收进口降 50%;大豆进口降 4%(部分因巴西出口季延后)。“这些大宗商品走势偏负面,暂未找到支撑后续需求反弹的驱动力。”
三、新船订单 “低” 难成利好,长期或供过于求
当前干散货新船订单仅为现有船队 10%,通常被视为 “低水平”,但弗雷质疑:“贸易和需求增长停滞时,超 10% 的订单可能威胁市场。”
他分析,未来干散货贸易压力在于:中国需求下降致煤炭进口收缩,铁矿石贸易长期或下滑;谷物及小宗散货增长难完全抵消。“中国工业化拉动的高增长时代已结束,未来增速大概率回落。”
2025 年预计交付新船 3500 万载重吨,而全年新增货运需求仅 5000 万吨,运力消化有压力。弗雷强调:“2026 年运力压力不会缓解,市场大概率供过于求。”MSI 对 2026 年散货船市场平衡预期 “越来越悲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