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专员微信pspsky 357201460
上海航运交易所(SSE)最新数据显示,日本国际货运代理协会(JIFFA)指出,6月份中国主要门户港口运营保持稳定,而全球多数同行尤其是欧美港口的运营效率明显下滑。
上交所对2022年吞吐量排名全球前20的集装箱港口进行的运营监测显示,尽管面临美国关税上升等外部压力,中国港口依旧表现坚挺。具体来看,中国9大主要港口6月平均港口停留时间为1.51天,船舶平均停泊时间为0.85天,同比分别增长6.3%和1.2%。从上半年整体情况看,中国港口平均停留时间1.5天、停泊时间0.87天,同比微增4%和0.5%,在出港集装箱量高企的背景下,运营环境总体保持稳定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包括欧美主要港口在内的全球其他主要港口周转时间显著偏长。6月,11个非中国港口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.4天,平均停泊时间达1.82天。
欧洲港口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。反常高温导致河流水位下降,扰乱物流网络,使内陆及沿海码头运营受阻。其中,鹿特丹港平均停留时间同比增长2.7%至2.27天;安特卫普港同比增幅高达38.7%,达2.65天,尽管较5月下降1.5%。
美国港口同样问题频现,西海岸拥堵持续。洛杉矶港停留时间同比增长5.3%,达4.17天;长滩港情况更糟,同比增幅32.5%,停留时间升至4.73天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台湾高雄港6月表现亮眼,以0.86天的平均停留时间成为全球最短,较5月下降7%;香港紧随其后,为0.9天(下降12.5%);广州港则稳定在0.98天。